、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所以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是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制约作用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决定”,后者用“影响”;同时,要注意分析经济是如何影响财政收入的。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的另一方面。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物质条件。通过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各种职能才得以实现。财政支出按其具体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3、财政收支平衡(1)财政收入和支出关系的三状态。收大于支,有节余;支大于收,有赤字;收支相等。(2)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①在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②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
f节余,就是财政收支平衡。③当年国家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就是财政赤字。④如果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利。相反,财政支出大于收入,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这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因此,坚持支出收入相适应,坚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是我们要坚持的原则。(3)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把财政政策区分为“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物价会上涨,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4)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即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这种状况可能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指流通中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的现象。(二)财政的巨大作用1、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