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注学情,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
作者:杨旦妮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09期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教学方式改变的一个学习和反思成果,旨在通过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完成吸引孩子、培养兴趣的主动学习意愿。
关键词:学情高效课堂
一、缘起于,聚焦名家视角
聆听首师大曹理教授的评课,学习杭师大王家祥教授“对于音乐课教学案例中教学目标的撰写的要求”等研讨活动中都发现,原先常见的“通过……的教学,让学生……”这样一个教学目标的表达方式已悄然改变为“通过……,学生能……”。
这一细节虽小,却让人深思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更多地考虑自己怎样上这节课,怎样教得流畅、精彩,而很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进行换位思考,怎样学得积极、主动、有滋有味。因而在教学时,我们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思路去引领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带入自己的设计,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情绪和感受,忽视学生真正的学习起点,而只是盲目地想当然,凭臆想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结果学生学习无兴趣,教师教得不顺畅,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二、实践之,打造高效课堂
“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能让孩子们对所授知识感兴趣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让孩子爱上音乐学习是最终目的,而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则是达成目的的最佳途径,为此我们就要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些合适自己也受孩子欢迎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做到“以学定教”,它的起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情,所谓“学情”,就是指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影响其学习效果的一切因素的总和,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研教材
教学是一个实践转化过程,在处理教材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已有的呈现方式。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预设目标,预设目标与课堂的实际进程很可能不相符,需要在教学进程中及时调整修订,即随着教学过程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目标。其二是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需做到“三个了解”了解小学音乐教材的全貌(全套课本);了解几册课本中相关部分的内在联系;了解一册再到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其三要有机化地把握教材,使教材既有结构性、递进性,也有趣味性、可学习性,这样的教材处理方式才是真正的适合课堂教学的教材转化方式。
(二)研学生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课前预测“学情”,顺学而导
课前预测“学情”指教师根据已掌握的学生的知识经验、学习习惯、心理规律等宏观的、共性的、静态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