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将信息汇集到一个系统上,这个系统可以与城市管理平台进行对接,实现信息共享。白天路面车流量很大,路位比较紧缺,人们可以把车停在小区里;晚上周围小区的车也可以停在路位上。”在熊平华看来,停车位联网的最大好处是便利,并且减少了拥堵。“对于车主来说,之前停车都是两眼一抹黑,碰运气,如果实现了信息共享,尤其是在拥堵地段,就可以在手机上查找闲置停车位,不必绕来绕去,也可以在出门前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停车状况,从而决定是否开车。”
与此同时,熊平华还表示,停车位数据分析也能为城市交通规划、投资新建停车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已有共享停车数据,中城智慧发现,停车时间缩短了15,绕行交通量减少30,车位周转率提高了30以上,排队等候时间和出行时间均下降5。但他也表示,目前这种共享还仅仅停留在小范围内,尚未进行大城市场景应用,“停车场是我们出行的第一站,也是最后一站,停车经济体量很大,市场也很广阔,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68SC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分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介绍,目前由中国发起的智慧城市国际标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停车建设指南》提案已获得ISOTC268SC1批成功立项。该提案是基于成都在ISO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试点工作成果编制而成的,由中国专家发起,日本、韩国、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际专家参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联合中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中城智慧(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合肥市数据资源局、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申请立项,同时也得到了ISO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试点城市佛山市南海区、合肥市(高新区)等城市的大力支持。
万碧玉告诉《经济》记者,这项新标准的立项,对于智慧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及智慧交通系统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有利于加强和提高我国在智能交通体系、静态交通体系标准中的话语权。
智慧园区,产业思维
摆在第一位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经过十年的探索,在万碧玉看来,智慧城市建设正开始慢慢“往下沉”,从微观层面来提升城市的品质,而智慧园区就是很好的载体。
“智慧园区要拆开来看,园区并不等于‘产业房地产’,智慧也不只是硬件的智能化和软件的信息化。”中城慧谷(北京)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廖艳军认为,从投资、开发、运营、服务角度来看,智慧园区的核心是产、融、城综合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