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是开卷有益。正如徐志摩所说:他是个博学的人;他随手引证,左右逢源;但意见和见解都是自己的,和他的文章一样。”2拿《故乡的野菜》一文来看。文中既有民谣如“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充满了趣味。又引用诸多古籍,如“《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彦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文中还详细介绍了多种野菜的科普知识,名称,药用食用价值等。如“黄花麦果通称鼠麴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文中还提到了日本的《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怕未必有吧!包含如此丰富的知识,囊括古今,充满趣味的散文用“平淡”来形容当然是不准确的。二、清淡中充满情趣在《苍蝇》篇里,周作人引了小林一茶的一句诗:“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虽是引用,也让读者感觉趣味横生。朱光潜曾感慨道:“小林一茶的那种闲情逸趣,周先生随还不能比拟,而现在中国作者中,周先生而外,很难找得第二个人能够做得清淡的小品文字。他究竟坏死有些年纪的人,还能领略闲中情趣。如今天下文人学者都在那儿著书或整理演讲集以后让我们同周先生坐在一块,一口一口啜着清茗,看院子里的花条虾蟆戏水,听他讲‘故乡野菜’、‘北京的茶食’、二十年前的水师学堂和请坡门外的杨三姑一类的故事,确实一
12
《周作人评说八十年》(程光炜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第7页《周作人评说八十年》(程光炜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第27页
f大解脱。”3三、平淡文字里的浓浓情谊与苦味“最有苦味是周作人最自负的一点”4他在《药味集自序》中说:“拙文貌似闲适,往往误人,唯一二旧友知其苦味,今以药味为题,不自讳其苦”。可见周作人的散文中是充满了苦味的。爱罗先珂离开后的第二年,周作人写了《苦雨》。文中提到了院子里的积水与蛤蟆的叫声:“这回的大雨,只有,两种人最喜欢。第一是小孩子们第二种喜欢下雨的则为蛤蟆蛤蟆在水田里群叫,深夜静听,往往变成一种金属音,很是特别”字里行间没有牵挂、惦念和担心。但不禁令人联想到:爱罗先生如果在,他一定会如川岛等大人一样加入到孩子戏水的队伍中去,也一定会和周作人一起细听蛤蟆的叫唤虽是淡笔却饱含浓浓的情谊。而钱理群在《周作人传》对此评价道:也许周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