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会宁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中期考试历史(文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50分。1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A.①②③B.①②④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D.②③④
C.①③④
2《荀子》:“君主像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下游的流水也清澈;源头浑浊,下游的流水也浑浊。所以,如果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人不能够爱护人民,不能让民众获得利益,却要求民众对自己亲近爱戴,那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荀子主张A.施行仁政B.礼法并施C.君民共治D.民贵君轻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道德经》
4《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主旨简约而容易掌握,事情少而成就大”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反映了下面哪一学派的政治思想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5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就要他们尽力耕作”,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6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7“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C.崇尚法家思想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8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当指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
9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
f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了丰富和更新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B.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排斥异己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
10下列图片分别描述了中国古代某一段时期的历史疆域和文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是A.社会大转型B.文化大发展C.国家大统一D.民族大融合
11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