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
的,所以第17面彩旗一定是黄色的。
后教(做一做)
师:你能根据他们的排列规律,按要求作出判断么?(课件出示习题)
四、当堂训练:
课本11页第1题,12页第2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能根
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
课本第12页自主练习3题、4题、5题。
板书设计
f教学反思
智慧广场17÷35(组)……2(面)
教学建议
f第二单元手拉手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
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的严谨性与合理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教学难点: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教学措施:1、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读写万以内的数。2、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学习新知识。3、注重操作与演示,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4、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5、提倡方法多样化。课时安排:10课
f信息窗1游览北京
千以内数的认识
班级: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本13页信息窗114、15页的“你问我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识别
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千以内的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
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
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千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单元、游览北
京、千以内数的认识。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千以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