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基准。在起始工序中,只能选择未经加工的毛坯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基准称为粗基准。用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则称为精基准。在选择定位基准时,是从保证精度要求出发的,因此分析定位基准选择的顺序就应为精基准到粗基准。
1.粗基准的选择
5
f选择的原则是:(1)非加工表面原则(2)加工余量最小原则(3)重要表面原则(4)不重复使用原则(5)便于装夹原则。根据以上选择的原则,在加工时:(1)车左端时,以两端端面中心孔作为粗基准。(2)车右端时,以两端端面中心孔作为粗基准。2.精基准的选择选择的原则是:(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3)自为基准原则(4)互为基准原则(5)便于装夹原则。根据以上选择的原则,我们就可以选择端面的中心孔作为精基准。由于该传动轴的几个主要配合表面25、30、37圆柱面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对于596的两端面及37左端面30右端面有端面跳动要求,轴肩面对基准轴线AB均有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的要求,它又是实心轴,所以应选择两端中心孔为基准,采用双顶尖装夹方法,以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
6
f41加工阶段的划分工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都应划分加工阶段,一般可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如果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特别高,则还可增设光整加工和超密加工阶段。42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1)粗加工阶段的任务是切除毛坯大部分余量,使毛坯接近成品的形状和尺寸。(2)半精加工阶段的任务是留下精加工余量后使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的精度,为精加工做好准备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3)精加工阶段的任务是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规定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43加工顺序的安排(1)切削加工的安排原则:A基准先行B先粗后精C先主后次D先面后孔(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A预备热处理的目的的改善工件的加工性能,消除残余内应力,改善金相组织,为最终热处理做好准备,如正火、退火和调质等。预备热处理一般安排在粗加工前,但调质常安排在粗加工后进行。B消除残余应力处理的目的是消除毛坯制造和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如时效和退火。C最终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如调质、淬火、回火以及各种表面处理,一般安排在精加工前。本零件的主要功用是传递动力,其工作时需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故需要进行渗碳淬火回火热处理。(3)辅助工序的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