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是指对于未发现远处转移的初治乳腺癌患者,在计划中的手术治疗或手术加放疗的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系统性化疗[12]。新辅助化疗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随着各类临床试验和新的治疗理念不断涌现,其治疗模式也从曾经单一的化疗,转变为当前基于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的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
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等。随着新的循证医学数据不断充实,各种治疗理念和临床实践的差异也越发明显,如何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新辅助治疗适应证,优化患者的治疗策略并改善治疗结局仍存在争议。结合最新的研究数据和理念,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组就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抗HER2联合化疗中,新辅助治疗目的及适应证、手术治疗规范、新辅助治疗前后的评估规范以及新辅助治疗方案和策略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争议内容,进行了深入、详细的研讨,联合发布《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旨在更好地指导中国临床医师进行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实践。1、新辅助治疗的目的和适应证专家组首先明确了在当前临床实践过程中,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应该从实际的临床需求出发,以治疗的目的为导向,主要包括:①将不可手术的乳腺癌降期为可手术乳腺癌;②将不可保乳的乳腺癌降期为可保乳的乳腺癌;③获得体内药物敏感性的相关信息,从而指导后续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对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
alComprehe
siveCa
cerNetwork,NCCN)指南中提及的新辅助治疗潜在目的还包括将不可保腋窝的乳腺癌降期为可保腋窝,中国专家对此持审慎态度,认为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前哨淋巴结评估假阴性率高、长期安全性数据不足等风险,并不常规推荐将对已经证实转移的区域淋巴结进行降期保腋窝作为新辅助治疗的目的[34]。
当前在不同的指南和共识中对于新辅助治疗适应证的描述存在较大的差异[12,56],在明确新辅助治疗目的的基础上,绝大多数专家认同在临床实践中应以上述3点治疗目的为导向行新辅助治疗,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并非所有需要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都推荐行新辅助化疗。
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专家组就不同肿瘤负荷以及乳腺癌亚型的患者是否优选新辅助治疗进行了逐一讨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淋巴结状态、分子分型等)的情况下,当肿瘤负荷较大时,中国专家更倾向于推荐优选新辅助治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