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农民工群体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进入到发达地区寻求工作机会。当时的政策对农民工就业产生了极大的恶劣影响,其后随着政策的日益改进以及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群体的关心关注使得农民工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使得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回乡创业,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推动了特色化区域经济的发展。
农民工以人为本城乡发展特色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就业,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20世纪80年代末还出现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进入到发达地区寻求工作机会。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到了新一轮增长期,农民工规模急剧扩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此之前,政府对于这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并没有给予特
f别的关注,更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来调节农民工进城所带来的影响。进入90年代中后期,城市出现了三大严重问题:农民进城、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以及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此时相关机构出台了一系列不合理政策,使得农民工管理在政策上走上了歧途。这些政策严重扭曲了在城乡统筹方面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历史进程,也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权利。这个政策规定集中体现了当时用计划经济的思路处理问题、用分割城乡的思路处理农村问题的政策倾向。在以限制和歧视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几年当中,农民进入城市的流向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相反农民对于政策的厌恶和抵抗却越来越严重。
21世纪以后,这些错误的政策开始被矫正。2003年标志着农民工政策导向的根本转变。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惠及三农的政策和措施。各行业中人员选择方面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赋予了农民以权利,保障农民的利益。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的历史过程来看,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上的角度来看,这个文件具有历史里程碑的价值。以以人为本的视角来看待农民工,不再是为了城市人的需要以及社会秩序来处理农民工问题。使得农民问题得到了关心和关注,这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在近年来,各地逐渐出现了“用工荒”“招工难”现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