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黄颖辉摘要:讨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目的、目标、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根据社会需求和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合理确定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业方向、业务范围和培养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依据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作者简介:黄颖辉,河南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武汉理工大学高教所在读研究生。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即使培养同一类型的人才,其培养模式也不是惟一的,而是可变和多样的;但对于某种类型的教育模式,为实现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必然有风格或特征较为稳定的基本范型。1999年11月,在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高教司司长钟秉林总结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六条基本特征: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有较大比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高专教育成功的关键。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这些特征是我们现在进行专业教改,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指导思想电子信息类专业是理工院校的传统专业,过去主要为电子信息行业培养人才,并且主要集中在本科和中专两个层次。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电子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和部门正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子产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电子产品正在面临全面的更新换代,为了适应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以及新的电子产品的使用与维护,必须培养具有电子技术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各企业厂家急需大批掌握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装配、调试、销售、维护维修、技术管理的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