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得不暂停教师对外交流和科研项目经费有的高校甚至连续数月冻结日常的财务报销造成人心不稳。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高校多元化筹资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既有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高校自身对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认识不足的原因。目前高校自筹经费的误区在于把自筹经费的重点放在了负债办学上负债办学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其负面效应也不容轻视特别是银行贷款的风险。因此在认清问题的同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的高校融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三、探索性建议
从公共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看高等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是政府而私人产品则是由市场向社会提供的而准公共产品采取混合提供的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这决定了高等教育既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也不能完全市场化。所以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应该采用混合提供的方式供给。
一持续争取政府投入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首次世界教育大会明确指出“不能减少高等教育的公共经费也不能把大部分沉重负担转移给家庭这只能加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的确立政府将逐渐从竞争性的经济领域内退出给教育经费的增长更多的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我国政府完全有能力拿出更多的经费用于教育投资。2007年江苏省高校有100多亿元债务江苏省通过“三三制”来化解政府拿出3040亿元另外通过资金运作再筹集3040亿元余下部分由高校自己承担。而在浙江省省财政拿出了40亿元作为高校贷款贴息。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参考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做法在适当时机发行教育彩票以筹措足够的教育资金。
二吸收社会捐资
社会捐赠在一些发达国家是筹集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据民盟中央调研美国名校接受的捐赠收入已占到年度预算的2040日本私人捐赠占公立高校总收入15、私立学校则超过50。反观我国社会捐赠占高校经费比例很小。我国社会捐赠高教事业之所以落后于发达国家其原因不仅仅是捐赠形式单一捐赠范围狭窄更主要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国家政策缺乏引导社会各界对捐赠高等教育事业还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我国应建立和完善社会捐赠高等教育的激励机制、筹资机制和管理运营及监管机制创建适合我国社会捐赠高等教育的政策环境。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校应该学会向社会、市场寻求资金积极争取企业、基金、政府部门和个人的教育捐赠。并建立公开、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