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态度完成学业与科研,还要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限。而这些通告中的学生有无故离校5天、婚外情、殴打恋爱对象、学术不端、偷窥异性入厕等违规行为,轻则违反了校规校纪,重则侵犯了他人权益,漠视法律规则,清华大学对此毫不手软,依照校规进行处罚以儆效尤。为学为德,双标共举,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对于众多高校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行胜于言,此份公告也让那些正在高校学习的学生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博士生也好,学霸也罢,不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更当是接受高等教育、遵纪守法尚德的现代公民。文化分数和受教育程度高,并不等于情商与道德水平必定高,高学历、名校光环更不是肆意妄为的“护法”神功,若违纪违规,就会受到严厉处罚,若不知悔改,则将自毁前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开学伊始,清华大学就公布了涉及11名研究生的违纪处分公告,这是给违纪学生的一个严正而不乏善意的警告,不遮丑、不纵容,严肃学风、彰显法纪,立德树人,也应该成为高等学校的开学第一课。
别过度解读清华研究生违纪
何勇
8月底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发布公告,对违纪的11名研究生进行了处分
f公告。他们的违纪行为包括无故离校5天不记法定节假日、婚外情、殴打恋爱对象、学术不端、偷窥异性如厕、殴打工作人员等等。校方对违纪研究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罚,最轻为警告,最重为开除学籍。
抛开网络世界的喧嚣,冷静下来,对于清华大学研究生违纪乃至违法犯罪行为,笔者以为,我们没有必要过度解读,只需要当成是这11名研究生个人的违法违纪行为即可,不必连带清华大学。
俗话说得好“一样米养百样人。”清华大学固然是国内名校,但这不等于清华大学培养的学生都是德才兼备的。毕竟一个人的品德在考进清华大学之前已经定型了,先前的二三十年的大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都没有把一个人的品德培养好,指望清华大学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这显然很不现实,研究生教育早过了教育学生品德的阶段。
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了3700万人,很多高校都有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存在违法犯罪、违背社会道德、违反校纪校规等行为。不能因为清华大学是名校,就认为清华大学研究生违纪,与其他高校在校大学生违法违纪有区别,就夸大清华大学研究生违纪的严重性。
其实,对有违纪行为研究生的处分,清华大学完全可以私下处理,不必在全校公开。但清华大学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对全校师生公开,当成反面教材,表明清华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