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激发与技能培养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未来将是信息的时代,而英语是传输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吸收有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阅读教学在语言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科目。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英语阅读课所占的课时最多。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扩大词汇量,获取信息,了解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到小学毕业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二期课改更是规定小学阶段阅读量达到累计1012万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成功的英语教学不仅仅停留在书本,更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因此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小学阶段),教师们往往侧重对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认为正规的阅读训练应到初中或高中才可加以实施。其实广义的阅读能力包括:字、词、句、段、篇的交叉综合运用,他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此意义上说,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在语言的启蒙教学阶段进行渗透培养。所以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长期以来,我强烈感到小学阶段学生由于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时空受到一定的限制,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低下已经是个普遍问题。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知道一个个单词的意思,但连词成句,连句成篇之后却又不知道它们的意思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个人认为是现行的小学英语教学并无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必然趋势。在我个人近两三的教学中一直有意识地渗透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在三至五年级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让我看到在小学中高年级规范实施英语阅读教学的可行性。本课题开展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技能方法训练与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的,它有如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有利于进一步更新教师自身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切实转变观念,这是实现阅读教学根本变革的前提,对小学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