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方法和手段、成绩考核形式单一。多数高职院校客运服务礼仪课程教学的现状是:仍然采用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训课程的训练。传统教学使得教学效果并不太理想,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被动地听,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也许只停留在案例分析的层面,课程始终无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与职业教育的思想背道而驰。由于设施设备、实训耗材和实训场地的缺乏等客观条件限制,
f有些客运服务礼仪知识细节内容只能通过口头描述,甚至一语带过,或者在普通的教室进行实训,不能让每个同学都能深入分析学习和自己动手实践。例如站姿、坐姿、走姿的训练,必须具备相应形体实训室的条件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现行的成绩考核、评价方式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和礼仪水平。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在期末进行闭卷理论笔试。这种考核方式难以体现课程的性质和达到教学考核的目的。
3教材陈旧。目前正式出版的礼仪教材很多,内容交叉,但适合高职客运服务礼仪教学要求的非常少。教材不规范是礼仪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基本问题,使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有的作者虽然在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与礼仪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礼仪实训与指导,融入了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处理,也侧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拓展思考的能力,但是五个单元的内容缺乏对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服务礼仪训练项目,对于就业岗位群、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职业岗位需求等内容不够明确,缺乏大量的案例分析与突发事故处理实训,整体内容不够丰富,浅尝辄止。其他的礼仪教材编写大都内容较宽泛,缺乏针对性,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在备课时进行针对性的取舍,以及添加很多内容,有些教材甚至存在内容重复、简单粗糙、内容结构编排逻辑顺序不合理等问题,很难充分满足学生学习专业的需要。
4课程重视度不高。第一,缺乏专业礼仪教师。很多学校都缺乏具有丰富实践和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为节省办学成本,
f许多学校不配备专业礼仪教师。授课教师大多由其他课程教师兼任,他们本身或缺乏专业知识和素质,更缺乏相关实践,无法对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示范与指导。第二,很多学校将该课程作为限选课或选修课程,在各类专业课程结构中居于微末的地位,还有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课程总学时的安排都比较少,以及授课时间的安排不尽合理,在有的学校被安排在第四学期或毕业前夕,无法满足平时的大量实践与反复练习。
二、教改内容与解决途径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