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咏柳》一课位于义务教育课程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以“亲近自然”为主题展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人文精神,歌颂着生命的美丽。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物佳作,诗歌歌咏了早春的柳树,既有鲜活的形象、新奇的比喻,还有响亮的音节。整首诗基调清新、明快,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二)教学目标依据课标对低年级古诗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准确识记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课后的8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观察柳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4、能说出“谁裁出、似剪刀”等重点词语的意思,并结合图画,联系生活,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柳树的美,感受春天的活力,提高审美情趣。(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二年级学生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识字,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局限性,把感受柳树的美,感受春天的活力,确立为教学的难点。二、说教法学法低年级学生需要在老师指导下感悟诗歌意境。因此我采用导读、演示、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诵读为主线”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朗读、交流和勾画圈点等方法学习,在多姿多彩的视听环境中朗读诗歌,感受春天之美、中华语言之美。
1
f我将用一课时来完成这首诗的教学。三、说教学程序整个教学程序分为六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我首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春天,然后课件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以此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课堂的浓浓春意,奠定课堂的情感基调。接着谈话:“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是柳树,唐代大诗人贺知章被柳树的美所陶醉,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咏柳》”。(板书:《咏柳》)把学生带入对文本的学习中。(二)初读古诗,读写生字1、读准字音。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让学生感知教材、生发情感的有效手段。我首先进行范读,然后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学生练读之后,我采用指名读、挑战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古诗,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时进行读音的指导。2、识记字形识字写字教学是二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因此我让学生找出古诗中的生字读一读,利用已知的、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如:加一加、说顺口溜、找朋友等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