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墙或者承重柱上布设沉降观测点。在结构施工至±000以上,基础梁、柱结构施工完成后开始第一次观测,上部每加高5米观测一次,直到建筑物进入稳定期停止观测,观测时间为2年。观测仪器采用精密水准仪按照二等水准观测要求进行观测。
43监控网(基准网)的布设
根据对沉降观测点观测的需要及《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沉降监测网拟布设成由14个基准点组成的一个环形的二等水准网,编号为101~114(2为201~214、3为301~314)高程测量采用独立假设高程系统。厂房内基准点将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位置,基准点采用建筑物外固定物体上水准基点方式。墙柱式水准基点标石埋设在沉降稳定的基础柱上。其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及“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布点。
44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根据设计及“规程”的有关要求,在各建筑物能反映变形特征的墙(柱子)上,如建筑物的四角、中点、伸缩缝两侧,沿外墙每隔30米左右混凝土柱等处,室外±000处布设观测点。
第2页共7页
f江苏科达新一期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点采用直径16的螺纹钢呈“┘”形状。标志的埋设位置避开
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水管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视立尺需要离
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观测点编号采用顺序编号法。
示意图如下:
108
109110
111
112
113
1厂房沉降观测示意图
107
114
106
105104
103
102
101
45沉降点的观测
沉降点监控网为二级水准网(变形测量等级为二级)。高差观测采用经检校的精密水准仪2台。
首次观测成果是计算沉降量的起始值,在水准点埋设不少于10天后进行第一次观测。首次要进行两次观测,两次观测高程之差在允许范围内(±10mm)时,取其平均值做为初始观测结果,否则需重新测量。
46观测点的观测
第3页共7页
f江苏科达新一期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与基准点组成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原则上按与监控网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要求施测,不同之处是;
①受场地条件限制,固定设置镜站和立尺点在实施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不做十分严格的要求,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
②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积差亦不做十分严格的要求,但应尽可能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以减小前后视距差不等的影响,保证成果质量。
47观测次数的确定
沉降观测点第一年内每二个月检测一次,一年后每12个月检测一次,工程竣工结束时进行最后一次检测。检测测段高差与零周期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不大于10NmmN为测站数时,后续观测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