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来讲,察汗乌苏河流域面临的问题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矛盾突出,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洪灾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出现上述问题,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为了解决与遏制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流域防洪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管理的能力,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加快开发当地水能资源,以水资源的
574
f可持续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省海西州水务局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了察汗乌苏河流域综合规划。规划的主要容包括:根据察汗乌苏水文站的水文资料,全面准确地评价察汗乌苏河流域的水资源条件和特点,系统评价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能量、可利用量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节水、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做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确保水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提出流域防洪规划,建立包括各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以乡镇为中心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依靠防洪工程确保中心乡镇、人口聚集地和主要粮食生产区的防洪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非工程措施主要是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来规避洪灾风险;提出流域水电开发利用规划,建议建设3个水电站,合理开发水能以替代煤和生物能,既减轻农民负担,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最后提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规划。察汗乌苏河流域的水污染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污水、农田施肥污染以与部分工矿企业的生产用水,源头区主要为水土流失污染水源。因此要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还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加强城镇排水管网建设,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管理,防止垃圾倾倒河岸污染水资源;推广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合理施用农药,要逐步控制农作物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有机磷农药品种;积极营造各种防护林体系以与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减少水土流失。规划实施后将有利于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生态环境的改善、水污染防治、防洪以与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为贯彻国家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相关政策,需要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利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以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此,2010年2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受海西州水务局的委托,承担了察汗乌苏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任务后,评价单位与规划编制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