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校美术教学中色彩心理的应用分析
作者:姜秋月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12期
摘要:开展高校美术教学课程的目的是培养一名应用型、专门型的高等人才。由于美术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在课程设计时需要围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的。本文主要从高校美术教学的现状以及色彩心理学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课程;创新能力;色彩心理
大自然是由各种各样的色彩组成。色彩的色相、冷暖调、名度以及纯度的不同,都会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联想,从而赋予不同的情感。将色彩心理学的内容应用到高校美术教学中,不但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抹除学习障碍,从而让学生更加的享受学习过程。
1高校美术教学现状
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发展迅速,美术专业在各类院校都有开设。这种发展形势虽然可以让更多的人们接触到艺术,但是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缺乏创造性,在传统色彩教学中,强调的都是墨守成规的、一成不变的知识理论,而对于实际的运用和分析没有足够的重视。现代色彩基础课程,仅仅运用原来的经验以及实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的要求。学生在进行学习前就或多或少的了解到了身边的色彩理论,虽没有统一学习但是也有所涉及,如果老师只是秉承传统的教学模式,定不会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色彩基础课程应用不足。近些年,一些院校将色彩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混淆,通常讲授完色彩基础课程后,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再进行色彩教学。学生对色彩的常识学习也只是色彩的属性,而如何将这些常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老师并未涉及或涉及不多。比如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老师强调的是广告的创意、构图以及版面的安排,而对于色彩的搭配老师通常不会讲解,这样会导致学生在日后自己的设计中,对于色彩协调性的掌握会有所欠缺,从而设计的产品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3)忽视学生思维的培养。目前各个高校的美术教学课堂仍旧存在着讲解“一副范画”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继承原来的理论,将设计的重点、老师的感受为学生进行讲解,然后再给学生布置作业,并给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和打分。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老师只是强调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而忽视了学生本身对作品的理解,学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都是继承老师的思想和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