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1医护人员进出ICU,需更换工作衣、裤、鞋,戴工作帽,不戴手饰,外出时必须穿外出工作服,更换外出鞋。2医护人员患有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时应暂停在室内工作。3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4严格洗手制度,特别强调手的清洗与消毒,在预防病人医院内感染尤其是同一病人多部位感染或同一病原体多部位感染中有积极意义,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检查、治疗,病人与病人之间、部位与部位之间的护理前后,均要认真洗手或卫生手消毒。(二)环境管理lICU应保持整洁,定时通风换气,确保无尘、无虫蝇。2ICU布局合理,明确划分监护区、治疗区及污物处置区,治疗区内应设流动水洗手设施;监护区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并配备足够的非接触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根据需要应配备空气净化装置,每日进行动态消毒,每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监测
第1页共3页
f一次。3每日用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床等,用消毒液
拖地二次,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三)消毒隔离制度l病人的安置应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
染病人单独安置,诊疗护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特殊感染病人要有隔离警示标识,“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
2各种设备、仪器的表面,定时用75酒精擦拭消毒,经常保持其清洁。
3患者转出后,床单位物品须更换和用消毒液擦拭,按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5呼吸机输入及输出管道、氧气湿化瓶、雾化吸入器的喷雾面罩管道和装药液的容器每个患者使用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
6加强病人各种留置导管的护理与观察,应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时间为: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7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对住院较久病人,应定期进行尿、
第2页共3页
f痰、伤口分泌物及粪的细菌培养,当有感染流行时,应对ICU病人、接触者和环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便及时控制感染。
8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尽量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有特殊流行病学意义的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9加强对各种侵入性诊疗器械设备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