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的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的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国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11国内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
基本资料:工件名称垫片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A3厚度1mm工件简图见图1
f图1垫片
21工艺性分析
图示零件材料为A3(即Q235碳素结构钢),适合一般的冲压加工。该零件形状对称、简单,为长方形结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只有一个φ85与四个φ32的孔。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图示零件的尺寸全部为未注公差的一般尺寸,一般按IT14级取,尺寸精度较低,可认为该零件的精度要求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到保证,其他尺寸标注、生产批量等情况,也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普通冲裁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零件具有比较好的冲压工艺性,适合冲压生产。
图2排样图222条料宽度、导料板间距离和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9取得侧搭边值为15mm,工件见搭边值为12m
条料宽度的计算:拟采用无侧压装置的送料方式,由图2条料的排样
a侧搭边值
010
条料宽度的单向偏差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10查得
C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12查得C=05
代入数据计算,取得条料宽度为375mm。
f导料板间距离的计算:由ABC代入数据计算得导料板间距离为38mm。
由设计可得送料步距为SDa232mm
D平行于送料方向的冲裁件宽度;
a冲裁件之间的搭边值。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得1×659375×232×1007574
23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3主要参数计算
31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与确定
1)正倒装结构:根据上述分析,本零件的冲压包括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为方便小孔废料和成形工件的落下,采用正装结构,即冲孔凹模和落料凹模都安排在下模。
2)送料方式:因是大批量生产,但工件简单,所以采用手动送料方式比较好,能够使模具制造简单。
3)定位装置:本工件在级进模中尺寸是较小的,又是大批量生产,冲时第一个工位采用始用挡料销定位,第二个工位采用固定挡料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