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每一个孩子绽放生命的精彩。
在北京市朝阳区、机场辅路沿线的一个村庄,有一所立足乡土,因地制宜办特色教育、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有着近95外来农民工子弟的公立小学——北京市朝阳区苇沟小学。学校秉承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的理念,以五虎棍为切入点,努力实践赏识教育,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心智健康、乐学善思、热爱生活的健康少年,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足乡土资源,开展特色教育五虎棍据传起源于明代,为宋太祖赵匡胤路见不平时所创,由于当时对战双方(赵匡胤、卖油郎郑子明和恶霸董家“五虎”)使用的武器都是棍,因此称之为“五虎棍”。表演时,演员都勾着花脸,扮成上述角色。有时双打,有时群打,均各有名目,并有故事情节,如《董家桥》《燕青打擂》《武松打店》等。前苇沟村五虎棍圣会始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发源于孙河乡前苇沟村,也就是学校所在地。自1994年起,前苇沟村五虎棍圣会每年都受邀参加市、区级迎春庙会和民
f俗文化节等活动,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五虎棍于2013年被列为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苇沟小学因地制宜,设计了图文并茂、精彩纷呈的五虎棍文化传承范本。首先,学校设立了专门的五虎棍教育专栏,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五虎棍的由来、传承过程和典型招式,还引导孩子们感受历代五虎棍优秀传承人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格魅力。其次,各班的班级文化园地中都开辟专栏,主要宣传尚武崇德、练体练心等方面的内容。学校走廊的两侧张贴着短小精悍、铿锵有力、朗朗上口的五虎棍文化励志名言,使学生耳濡目染,过目成诵。再次,将五虎棍文化与星级文化有效整合,加强宣传和培养“五虎棍星”,即选定每年的6月和11月为“五虎棍月”,以“五月五彩五虎棍,百团百花百明星”为口号,开展争“五虎棍星”活动,各班评选出3名“班级五虎棍星”参加年级评选,各个年级再评选出3名“年级五虎棍星”角逐“校级五虎棍星”,评选内容包括规定动作、自选套路和对打三个环节,师生皆是裁判。以此来激励学生练棍强体,增强竞争意识和不畏困难勇于前进的体育精神。
苇沟小学在开展教育教学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要遵循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始终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整体考虑,因材施教。学校制定了《五虎棍文化建设“五个一”的活动制度》(即“一日一练、一周一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