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本文针对“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指出当前“三农”问题存在的现状以及现状存在的原因,并针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对应的建议。【关键词】“三农”问题和谐社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相对城市的发展“三农”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三农”问题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的社会进步而且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一、”三农”问题的现状(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在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却日益突出。数据显示,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差近万元。农民收入增长长期滞缓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相当严重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是土地沙漠化面积仍在扩大水资源短缺水的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华北的几个沙漠地带和西部的三江源地区的荒漠化趋势尤其明显。(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差与城市相比,农村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农村得不到与城市同等发展的机会和地位。造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差,村庄普遍缺乏有效规划,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不配套,文化事业发展滞后,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劣于城市,导致农村的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向城市流动,而城市的污染等劣质资源流向农村。城市化加速推进,加剧了这种趋势。(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民的自由流动。由于我国历史上就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设置了许多障碍。虽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农民就业和流动的束
f缚逐渐解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制约有所弱化,但城乡分割制度并没有实质性变革。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农民被封锁在有限的耕地上,限制了农民合理的流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民寻找增收的又一条出路被堵死了。二、现状存在的原因(一)历史原因建国以来,我国实行农业农业支持工业的方针,形成了工农业剪刀差长期存在,并且长期以来国家的财政政策一直倾向于城市,对三农的投入却很少。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