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3节的内容。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包括六个部分:一、说教材二、说学生三、说教法四、说学法五、说教学过程六、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1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的内容贯穿了高中生物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学习遗传与分化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本节课的3个部分内容:核酸的种类、核酸的分布、与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在以后学习DNA的复制和生物遗传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能力目标:(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生物学习的热情。3、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作用。确立依据:核酸在整个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及其他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确立依据:DNA和RNA是生物体重要的遗传物质,为个体性状表现提供重要依据。4、教材的处理(1)有效利用课本上的“问题探讨”并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又能让他们认识到生物知识应用的广泛性。(2)对课本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引导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说学生
总的来说,高一学生面临“初高中知识及学法的转折”,学生整体上呈现“两头尖,中间大”的多层次特点,因此,要注重初高中知识及学法的共性及个性,同时要求因材施教。
具体地说,学生初中对遗传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遗传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还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f三、说教法
1、通过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通过实验,主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科学性。
四、说学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