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风险管理
谈到供应链风险管理,首先得明确什么是供应链风险。比如,一个供应商毫无征兆(不可能毫无征兆,但隐藏得好,不容易被外界察觉是有可能的)地宣布不合作,或破产倒闭了。这是供应链风险吗?严格意义上,它一定是。但如果这家供应商只是供应贴纸的,可能没有哪个供应链管理者会认为这是风险,把它放在心上,因为打个电话或发布个信息,半个小时内可能就有10家8家同类供应商找上门,这个风险根本不叫个事。所以,供应链风险管理第一步:识别风险。
关于供应链风险的识别,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对于大公司,甚至上升到全球布局,战略层面。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远没有那么高大上,脚踏实地来说,无外乎5种:“天灾”,“人祸”,成本,品质,交期。下面我们就针对这5种供应链风险来谈谈欣博阅是如何应对的。
一.天灾提到天灾对供应链的影响,恐怕2011年3月的日本地震,10月份的泰国
水灾,大家还记忆犹新。在电子制造业,“地球村”的感受可能比别的领域更明显一点:芯片是美国的,电子元件在日本,屏是韩国的,还有一部份物料可能来源于东南亚工厂,组装在中国,销售在欧洲。那么,任何一个环节的风吹草动,都会带来整个供应链的波动。
地震,水灾这些自然灾害只是狭义的“天灾”,广义上,汇率波动,贸易摩擦,地缘政治乃至战争,这些都可以归类于“天灾”,属于不可抗力。那这些真的可以管理吗?理论上,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总可以做些事来减小这些风险带来的损失。问题是,付出和收益是否合理。
就拿地震来说吧。日本,它代表了制造业的一个时代,甚至至今仍是制造业
f
尖端的代表,它也是全球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太多的日本元件和产品被作为业内第一选择。那我们真的会考虑日本是地震活动频繁的岛国,出于风险管理,而将它排除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之外吗?相信很多公司都不会。
地震在天灾中算是频繁的了,但它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有影响不假,但造成供应链致命影响的机率还是少。另一方面,就算想管控此风险,地震监测局都搞不定的事,一个公司的采购部门能做的也有限。与此同时,二八原则无处不在,我们不能因为那20的异常(事实也没这么高),就放弃那正常的80。战争或政治也是一样,我们完全没法预测普京哪天突然心情不好,要搞个军事演习解解闷。
结论:关于“天灾”这种不可抗力的供应链风险,欣博阅的对策是基本忽略,因为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只是建立一个应急机制,当有影响的天灾出现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