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未分化的。9.C【解析】这是表达了小孩的愿望,属于愿望性想象。10.B【解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20世纪关于儿童思维影响最大的理论。11.B【解析】用整只手臂到用手,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12.C【解析】眼手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13.D【解析J1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移情。14.D【解析】对多次重复出现的刺激的反应强度减弱的现象叫习惯化。15.B【解析】这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二、填空题1.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联系起来。2.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是不同的概念,其中__________是被动的,__________是主动的。3.__________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基本特点就是__________和间接性。4__________是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f5.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7.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二、填空题答案1.时间知觉时间概念2.注意的分散注意的转移3.思维概括性4.内部言语5.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6.动机作用组织作用信号作用感染作用7.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三、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2.延迟模仿3.客体永久性4.意志5.性别角色三、名词解释答案
f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2.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儿童的延时模仿和表象发展有关。3.客体永久性:即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之前,物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了,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这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的标志。4.意志: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5.性别角色: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四、简答题1.简述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简述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简述儿童意志行动发展与动作发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