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用户固有的印象有所不同,京东在今年双11的亮点之一却来自于“下沉市场”。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京东的社交平台京喜在双11全天销售了101亿件商品,近七成用户来自三至六线城市,六线城市用户占整体用户近三成;从11月1日至11月10日,京东生鲜在新兴下沉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70;作为主攻下沉市场(71用户在非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创新项目京东超新星计划,在11月1日当天,低线级市场整体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104,截止11月11日,超新星计划引入的总成交额近7亿元,订单量破400万单。虽然具有中高收入水平的用户是京东的主要用户群,但在经过前期不断对其进行潜力挖掘以后,其增长空间已非常有限,要保持平台的稳定增长,必须增加新的发展方向,而下沉市场对于京东来说,正好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和下一个流量红利增长点。同时,下沉市场消费者持续被唤醒的消费意识和不断提升的消费能力,对于大力投入资源于其中的京东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发展机会。因此,可以预见,京东在未来还将以更大的力度参与到各平台对于下沉市场的争夺之中。
近期动作频频的苏宁易购当然也没有错过年底大促的盛宴,推出了“双11全民嘉年华”,并同样有着不错的效果:11月11日当天,苏宁全渠道订单量增长76,新增Super会员超过百万,移动支付笔数同比增长139;双11期间,苏宁生活家电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79,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线上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了68、772、120;同时,在线下,苏宁有超过13000家门店参与到双11活动之中,覆盖了从一二线城市到县镇市场,苏宁广场和苏宁易购广场在双11当天客流突破千万,苏宁易购PLAZA的客流量也同比增长136,首次参与苏宁双11的家乐福中国,累计销售达312亿,同比增长43。与前两个平台不同的是,苏宁在大促中没有集中突出某一个业务、某一个战略,反而更为重视注入渠道全面性、业态多样化等特点。首先,在渠道的全面性上,苏宁非常注重缩短与消费者的距离感:除了在线上通过形态各异的活动直接与用户互动以外,还在线下通过苏宁小店、苏宁广场、家乐福等自有业态将触角伸向用户,为向用户提供越来越完备的商品和服务奠定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向用户提供一个生活场
f景全面解决方案。其次,在业态的多样性上,业态越丰富越有利于对不同类型的用户以及每一名用户的多面性进行更详细的了解,并以此刻画出更精准的用户画像。而当线下近场数字化完成并与线上数据相结合以后,则有可能发展出效率更高、适应性更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