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内涵和标志
2.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1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主要表现在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的影
响,见下表。
产业
影响
第一产业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
第二工业是城镇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从事加工制造、建筑等
产业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镇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经济繁荣的城镇,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
产业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工业化扩大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工矿业城市;工业化促进
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人口增加;工业化促进了城镇本身基础
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工业化是近代城镇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城镇
化通常指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城镇化。
1.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读图,回答1~3题。
4
f1图中所示现象是
A.农村土地改革
B.城镇产业调整
C.区域城镇化现象
D.人口迁移现象
2在该过程中,由图得出该地区发生的变化是
A.城镇人口比重增大
B.农村人口不断减少
C.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D.城镇数目不断增多
3该地区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②逐步改变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③
促进地区工业化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④使农村的人口出生率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C2C3A第1题,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区城镇用地面积不断扩大,是区
域城镇化现象。第2题,城镇化的发展虽然以城镇人口比重增大为重要衡量指标,但图中只
显示了城镇用地规模的变化。第3题,随着城镇化发展,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地区的观念和
生活方式、城乡差距都会随之变化。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2019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城镇化进入成熟期。专家分析,到那时,我国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近60提升到70至75。下图为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5
f问题1区域认知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处于哪个阶段?提示:处于中期阶段。问题2人地协调观在城镇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提示:由于人口和产业迅速向城镇集中,出现了劳动力过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