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学校课程高中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
作者:董向东来源:《甘肃教育》2010年第14期
张炳意男1974年8月出生甘肃靖远人教育硕士。现为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教材研究部副主任、数学教研员长期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导与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现参与主持“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示范建设项目”研究工作。
在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学校课程作为其中的一个板块它是高中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不可或缺。针对学校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学校课程的开发、学校课程的实施与保障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教材研究部副主任张炳意先生。
学校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1学校课程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它对有效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有什么作用
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目标提出要开发和建设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的学校课程创建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新经验构建富有特色的、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学校课程是基于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而建立和存在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实际是对国家新课程方案中选修Ⅱ模块课程的开发就是学校要在实施好必修和选修Ⅰ课程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实际组织教师对选修Ⅱ模块的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
开发与实施好选修Ⅱ课程有助于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整合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新内容引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容易形成激励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形成教师团队合作的工作与学习机制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如何把握和定位学校课程才能有效推进课程开发学校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关系是什么
在学校实践层面加强对选修Ⅱ模块课程的开发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学校能够提供的课程资源要在对学生发展需求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组织教师个人或团队来开发。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对选修Ⅱ模块课程的开发变成对必修或选修Ⅰ课程的简单重复、随意加深和拓展。更不能将课程开发实施过程变成对高考科目进行辅导的第二课堂表现出课程开发中的功利化倾向让其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属品。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课程应该具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教学及评价及课程资源开发等基本要素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种形态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