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为加快成都市服务业发展,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建设“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战略目标,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和《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72020》等,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082012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和编制相关领域专业规划的重要依据。一、规划基础一发展基础。1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2007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8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实现税收3144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92;从业人数2975万人,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433,比一、二产业分别高出172和127个百分点。2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服务业门类齐全。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和仓储及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发展较快,2007年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到58;信息、商务、文化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3中心城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2007年,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33,绝对值和增速明显高于其它区市县,已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二面临挑战。1增速和占比下降。上世纪90年代全市服务业平均增速为148,2001年以后平均增速滑落至119,分别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和第二产业年均增速低17和54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541下降至2007年的477。与其它城市相比,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在末位。2现代化水平较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较小,2007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仅占服务业总量的367,在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民生性服务业档次较低;2007年全市连锁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只有26。有效产出不高,规模效益较低。3缺乏龙头企业带动。2007年,成都只有成都铁路局1家企业成为全国服务业100强;只有中邮物流1家企业成为全国物流100强;只有红旗连锁和互惠超市2家企业成为全国连锁100强;无一企业入围全国软件100强。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影响了服务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4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空间布局规划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