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商誉的比较摘要:商誉是企业发生整体产权变动时经常被提到的一种无形资产;随着大量兼并和购买过程中,商誉金额的日益加大,国际贸易也日渐频繁,人们开始把商誉当成了标的企业无形资产的总称。我们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国际间贸易往来日渐增多,国际间的不同会计准则关于goodwillco
商誉的不同计量也将有更大影响。关键词:商誉;国际会计准则(ias);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一、商誉的概念therehasalsobee
asig
ifica
tcha
gei
sta
dardsasso商誉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后期,由英国会计学家最早提出“商誉”一词;为了更好的审理案件,法官首先对商誉进行的定义是:“商誉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1999年9月7,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日公布了一项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了“核心商誉”的概念。从16世纪出现“商誉”一词至今,经过近400年的探索、研究。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又产生了不同的确认与计量的标准。二、商誉会计确认与ias的比较与趋势(一)国际会计准则(ias)中关于商誉的确认和计量1购买产生的商誉确认和计量
f(1)交易发生时,可以作为一项确认的资产,并被认为是商誉的是:购买成本超过购买企业在所购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的部分。
2内部产生的商誉:在企业内部所产生的商誉是不是企业的资产。在有些情况下,为创造未来经济利益需发生支出,但这类支出不会产生满足准则确认条件的无形资产。3摊销商誉应在它的使用年限内进行合理地摊销。确定摊销的期限应该是反映对未来经济利益和预计要流入企业期间的最好估计。按一般的规定商誉的使用年限从其初始确认起不应超过20年。在极少情况下,可能会存在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商誉的有用年限将超过20年而达到某个年限。(二)国际比较1商誉的核算的比较通过新颁布的准则对国际准则ias38的规定的参考,得出一个结论商誉是不作为无形资产作为记录,而同时把无形资产和商誉一起列出来,同时不把企业自创的商誉以及品牌、报刊等作为无形资产来对待,这是一种周全而可以理解的做法,是和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的。我国做得不是很到位的地方就在于没有在商誉的核算上作出相符合的规定。
f2关于自创商誉的比较在这一点上中国与国际准则上的做法是相同的。在企业收购或并购被购买或被并购企业时的商誉,即调整当期的股东权益(盈余公积或资本公积),不能单单的把商誉用来变现,它是无法确定是否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