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来说,具有信息量大、传播迅速、传递方式新颖和可参与性高等优点,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备受欢迎。由于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
首先,网络可以开拓青少年的视野,增强与外界的联系。网络上大量的信息,让青少年坐在家里就能了解世界各地。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大量的新闻使他们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大事,眼界也更开阔。多数家庭家长忙于打拼事业,孩子忙于功课,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并不充分,即使是同窗好友,也因学习紧张难有深交,所以他们渴望交流。然而在网络上,通过电子邮件、QQ、各种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可以在粗糙繁重的学习之余,让他们获得放松和暂时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使他们结识更多的朋友,互通信息使他们增进了解,也使自己学习和进步有了参照。
其次,网络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知识的效率。网络上知识更新速度快,传播迅速。昨天刚刚出现的新技术、新发现、新知识,今天就能出现在网络当中,这就迎合了青少年追求新鲜实物的心态,同时激发了他们对新技术、新发现、新知识的学习热情。由于网络提供了一个全人类都能提供信息和获取信息的平台,在这个平
f台上,可以找到古今中外的各门知识资料、答案,有的还有详尽解答过程和不同的解决方法,同时还能与学校的教育起到互补的作用,这使得青少年学习知识的效率更高。
毫无疑问,健康而科学的网络有利于推进和加速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改善、愉悦青少年的身心、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扩展学生的信息来源,弥补校内教育的不足,但它的负面影响却不容乐观。目前,网络传播媒介中一些对现实的歪曲、简化、模式化的描述容易误导分辨力不强的青少年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导致价值观的迷失或混乱,甚至引起行为上的巨大偏差。
第一,过渡的迷恋网络,可以使青少年对学习失去兴趣。青少年基本都是中小学生,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要为将来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要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行为、道德习惯。而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学生们平静而单一的学习生活。一些本身对学习就存在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