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过程
日期参加人员910主题许文峰、朱红霞角
一、教材说明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下册,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二、单元教学目标二、教材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渗透分类思想。2、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三、教学难点剖析许文峰:课题一《直线、射线和角》1、教学难点(1)直线、线段、射线的联系和区别。(2)角的形成。2、原因分析(1)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对于无限长难理解。因为人的视线是有限的,学生在看黑板上画出的直线和线段时,都认为是有限的。(2)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因而学生总觉得直线比射线要长。(3)受到日常生活用语的影响。学生对“直的线”和“直线”产生混淆。3、解决策略让学生上黑板画直线、射线时,老师提出“没听到指令不许停笔”的要求,让学生一直在老师的指令中画下去画出黑板,画出教室,深刻感受它们的无限长。也可用视频演示观察实物,如两个手电筒尾部相对,两头光线无限延长形成直线,直线即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线段则是有始有终,就好像铅笔、铁丝等物体。在黑板或纸上作图时,特别要注意线段两端的端点、射线的一个端点要画明显。朱红霞:课题二《角的度量》1、教学难点:正确度量角的度数对开口向下(向上)的特殊角的度量,。2、具体表现(1)看错刻度;(2)测量误差太大;(3)无法度量。3、原因分析(1)量角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测量工具,它和前面所学过的测量长度完全不同,学生容易看错刻度,应看内圈,却看外圈刻度,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2)当测量角的边的长度不够时,没有采用延长边的长度去测量,造成测量误差较大。(3)学生是从量基本角起学习量角的方法的,书中的例子∠A80也是一个基本角,受到例题的影响,学生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