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线,但在测设中,要有严格的测设校核。首先应保证控制桩在平面中通视;其次在平面中选择适当的配合校正点,还要确保定位点的位置,以便于加密和扩展。二、测角偏差
1、现象:使用经纬仪测量角度时,出现测量角度数据偏差。2、原因分析:(1)仪器视准轴与水平轴不垂直,水平轴与竖轴不垂直。(2)仪器度盘存在偏心差,仪器未整平,水平度盘不水平,经纬仪对中不准确。3、(3)目标花杆不垂直,或花杆未插稳。(4)外界自然因素(如大风、雾天、烈日、暴晒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4
f4、防治措施:(1)测角时,采取盘左盘右的两个位置观测,取平均值,消除视准轴与水平轴不垂直,水平轴与竖轴不垂直,以及仪器度盘的偏心差等误差。(2)经纬仪对中力求准确,测量时,对中的偏心差不得超过1mm。(3)照准目标力求准确,必须用十字丝交点正对测点的标志。(4)整平仪器,使水平度盘尽可能保证水平位置。(5)尽可能避开不利的因素,以免影响测角精度。三、沉降观测次数和时间不当
1、现象:沉降观测次数和时间不合理,导致观测成果不能及时准确反映建筑物的实际沉降变化。
2、原因分析:(1)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安排不合理,导致观测成果不能准确反映沉降曲线的细部变化。(2)工程移交后沉降观测时间安排不合理,掌握工程沉降情况不准确、不及时。
3、防治措施:(1)施工期间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如基础浇筑、回填土、安装柱子、结构每完成一层、设备安装、设备运转、工业炉砌筑期间、烟囱每增加15m左右等,均应进行观测。(2)如果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后分别进行观测。(3)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土方等,均应观测。(4)工程投入生产后,应连续进行观测,可根据沉降量大小和速度确定观测时间的间隔,在开始时间间隔可短一些,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可逐渐延长,直至沉降稳定为止。(5)施工期间,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高层建筑每增加1~2层应观测一次,其他建筑的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5次。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四、沉降与变形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发生回升现象
1、现象:沉降观测在第二次观测时即发生曲线上升,到第三次后曲线又逐渐下降。
2、原因分析:由于第一次观测精度不高,使观察成果存在较大误差。3、防治措施:(1)使用的仪器必须是经有资质的检验单位检定合格的仪器。(2)观测过程中要“三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固定,观测线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