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年牢》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讲究认真、实在的道理。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4学生能独立阅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教学难点】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教学素材】1卖糖葫芦的图片2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2本课PPT【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1课时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出示课题《万年牢》问: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2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出示图片)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2.检查字词:(1)检查生字:巷、津、损、晾、签、耽、甩、赚(出示生字)(2)检查多音字:把、闷、削、薄。(出示多音字)(3)检查词语:走街串巷、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能
f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出示词语)3.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思考: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出示问题)4.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说说课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问题)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出示句子)(出示问题)A.为什么叫万年牢?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出示插图)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小组讨论。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出示句子)(出示问题)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B.老板那套“生意经”是怎样的?这样做好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C.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出示句子“做大买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