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从自主学习看自律教育》
从进入教学领域,我就一直有一些困惑,那就是有个别学生无论怎样引导教育,总是对学习处于消极状态,犹如孩子们手中玩的陀螺,赶一小鞭就转几圈,不赶了就不转了。看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热情踊跃地对待学习,对待事情能够抱有高度的责任心,我很高兴。同时又为那几个陀螺似的孩子感到着急。因此如何调动部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自己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我一直在思索要解决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人生的经历使我明白,一个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他今后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首要的一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观点充分向我们说明了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自身发展非同凡响。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我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我追求的目标就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学生们只有做到这样,他们才会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学,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所学的知识才会在他们的脑海中长记不忘,才会彻底改变自己的学习观念,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靠自己学来的,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教会的,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总之,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经常拿《学会生存》一书中的话来教育我的学生:“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二、对自主学习的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呢?我一直在努力地寻找科学的教育引导方法。为了达到让学生能自主学习,我阅读过很多的关于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论文和教育书籍,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我认为,要想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还要从学生自身找到切入点,即从思想道德上进行引导教育,使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终于有一天,在教育网上我看到了“自律”这个名词,这不正是我一直要找的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吗我便迫不及待地载下了这个词语的概念。所谓自律,是指根据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思维,为自己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