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始终坚持正确导向,舆论环境持续优化。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文艺创作精彩纷呈,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和文化品牌。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基地迅速壮大,新型文化业态加速发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安徽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六是社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科技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职业教育大省建设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圆满完成。城镇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遍推开,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日渐完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平安安徽建设有序开展,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建成,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公共应急管理机制日益健全,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明显,信访秩序不断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提升。七是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加强经济社会领域立法,创新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增进监督工作实效,人大工作呈现新局面。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丰富政治协商形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大,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依法治省进程加快,“五五”普法全面完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持续提高,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日益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八是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显著,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圆满完成,领导班子和干部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