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并作为一种行政行为而通过政府体制进行实施的。这就使中国环境政策具有很浓的政府行为色彩4。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深化阶段。环境管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党和政府已将环境保护提高到关系国家安全的高度来看待,环境管理手段进一步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经济管理被置于突出位置,法律管理得到深化和完善,行政管理则逐渐退居次要位置,环境管理的多元管理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在完善多元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我国环境管理的各级部门积极展开环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致力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将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进一步推向国际化5。24相关法律法规相对完善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其中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制度、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都要求企业具有相应的科学技术水平与环保施工能力资质。而且出台了一项非常重要且大量存在于环境管理中的制度环境标准,其本身就是技术法律规范。如其中的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过程本身就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是以环境基准作为其制定的客观依据,而环境基准是以科学实验和调查所取得的科学数据,属于纯科学技术规范6。25环境管理难度大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环境管理难度大。我国国土面积大,环境管理涉及范围广。从目前我国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情况看,仍然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地方环境管理体制,从机构设置方面、横向配置方面、纵向管理方面7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加之各地没有统一,环境管理机构常有缺位等情况发生8,
f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环境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瓶颈9。26环境管理缺乏公众参与机制我国的公民往往认为环境管理理所当然是政府行为,没有有效的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管理10。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一项全民事业。环境管理也只有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实现保护和改善环境、更好的管理环境的目的。27管理手段的多样化我国按照不同的环境管理目标制定了不同的环境管理手段,一般而言主要分为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科学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11。以行政管理为主走向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环境管理,法律手段权威性、强制性等有力的保证了这些管理手段的实施。3、对我国环境管理的几点建议31健全环境管理机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