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规范,有选用砂浆垫块、石子垫块、钢筋垫块,还有选用碎砖垫块,甚至还有用混凝土碎块或石子或碎钢筋头,规格和强度根本没有质量保证。二、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控制措施一、梁、板保护层控制措施工程施工中,梁内钢筋的保护层(底部和侧面)比较容易正确控制,常用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控制保护层厚度,垫块均匀分布,且其位置固定,避免漏放、错放。板底钢筋也比较容易控制,其垫块一般呈梅花形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m,因为当间距过大时,局部楼板底筋的保护层厚度就无法得到保障。楼板面层钢筋的保护层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这是因为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交叉作业,施工人员行走频繁,钢筋难免被大量踩踏,而板筋一般较细,容易弯曲、变形;再就是上层钢筋网的钢筋马凳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
f脚支撑。这些问题可采取下列措施加以解决:1.合理、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进行,以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同时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使他们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尽量沿钢筋小马撑支撑点通行。2.严格控制垫块厚度,保证厚度均匀;控制绑扎密度;切实保证垫块扎牢。改变传统的施工工艺,推广和使用塑料垫块和塑料卡子,有效地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的位置。3.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施工活动跳板,尽量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混凝土浇筑时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进行护筋,确保钢筋位置正确。4.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必须设置钢筋小马凳,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mm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Ф8一类细小钢筋,马凳的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600mm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以确定钢筋位置的正确。5.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二、墙、柱保护层控制措施墙柱保护层一般比较容易控制,主要措施:1.模板要求:墙的内外模板之间用螺栓紧固,加外模支撑,防止模板外倾或变形;柱的模板要保证其位置、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且支撑固定。2.钢筋要求:墙、柱的水平钢筋、箍筋、拉钩的加工尺寸一定要准确,加工尺寸准确,且连接牢靠。3.垫块要求:墙柱保护层纵横向间距一般控制在1米左右且不少于2列,切忌数量太少;尽量采用新工艺、新产品,如采用塑料垫块或使用卡撑式定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