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展绘地物点,在部分地物点或高程点上注记高程。(5)观测完毕,重新照准起始方向的目标,检查水平度盘的读数,是否仍为0°。归零误差不应大于4'。测图时,应利用图幅内所有的控制点和图根点作为测站点,但在图根点不足或遇到地形复杂隐蔽处时,需要增设地形转点作为临时测站。《新建铁路测量规范》规定地形转点可用经纬仪视距法或交会法测设,可连续设置两个,用正切法上点。用经纬仪视距法测设:施测边长不能超过最大视距的23,边长和高差均应往返观测,距离相对较差不大于1200,高差不符值不大于距离的1500。5、平面图的绘制(1)地物的描绘地形图上所绘地物不是对相应地面情况简单的缩绘,而是经过取舍与概括去测定与绘图。图上的线划应当密度适当,否则会造成用图的困难。规范中规定图上凹凸小于04mm的地物形状可以不表示其凹凸形状。(2)地形图的检查和整饰地形原图是用铅笔绘制,又称铅笔底图。一幅图测完后,每组必须对平面图进行严格自检,最后交指导教师检查,然后还应清绘和整饰,使图面清晰美观。整饰顺序是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符号。整饰的内容有:①擦掉多余的、不必要的点线。②重绘内图廓线、坐标格网线并注记坐标。③所有地物应按图式规定的线划、符号、注记进行清绘。④各种文字注记应注在适当的位置,一般要求字头朝北,字体端正。⑤按规定图式整饰图廓及图廓外各项注记。(三)基平测量1、水准点的布设沿线路走向布设三个水准基点,各水准基点的编号、间距等数据如图1所示。其中BM1的高程为已知HBM1200118m。
L1BM1图12、施测方法BM2
L2BM3
采用往返观测法分别测定相邻水准点间的高差。当一个环闭和后再测第二个环,每人均要观测两个环,不合格要返工。观测数据记录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中。3、精度要求每个环往返测高差闭和差的限差为±30Lmm,其中L为单程距离,单位为km。(四)中线测量1、线路布设
f线路中线由长约1km的线路组成,包含两条曲线和三段直线,如图2所示。2、施测方法及精度要求(1)放线及交点图2中的ZD1、JD1、ZD2、JD2-1、JD2-2、ZD3这些控制线路走向的点本来是应根据初测导线点通过放线及交点而得。由于实习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这一步无法实施。各组参考图2中的数据在实地标定出上述六点。转向角及各折线段长度要基本符合要求。(2)偏角法测设曲线Ⅰ(正常情况)①测定转向角α1置经纬仪于JD1,用测回法观测右角β1一个测回,上下半测回间较差≤±30″时取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