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构思和谋篇布局的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1、如何组织材料。学生在一堆信息材料面前,往往不知所措,无法整合信息,思维混乱,不知先表达什么,后表达什么,表达出来的东西也没有层次,东拉西扯,全文没有一个中心,写作没有重点,也就是说,学生不懂得如何构思和谋篇布局。2、文不对题。这主要是审题不仔细造成的。有些学生在文章中加入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所占的篇幅过多,这样文章的重心就偏了,主题也发生了变化,甚至偏题。3、缺乏连贯性。主要是句子与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缺乏相应的过渡词来连接,即使是有些老师强调了要使用过渡词来连接,学生也不会根据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恰当地使用连接词,用了之后反而给人“牵强”的感觉。事实上,这种连贯性表现在文章的层次上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更缺乏上下文的连、结、转、启。4、汉语思维模式。由于平时缺少训练,在考试中时间紧迫,经常出现“打不开思路”的情况,就是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汉语思维模式的断断续续的片语。写作是以阅读为其交际对象的语言实践活动。写是为了读,写必须考虑读者的需求。
f“阅读与写作联动教学法”就是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把语篇结构的分析、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写作知识的灌输以及写作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得益彰的统一体。其基本教学程序可以表述为:阅读语言材料(内容、形式)→领悟阶段,语篇分析(结构、连贯手段)→吸收阶段,语言实践(语言知识,写作技巧)→转化阶段。也就是说,借助阅读引导学生进入领悟和吸收阶段,通过写作使他们达到转化阶段,进而把阅读中所学的内容、结构、思想、方法等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完成这三个阶段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英语写作的特点和技巧,进而提高写作能力。过去的写作教学通常是读写分离,基本上是孤立地教授写作文法,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的整体基础和写作思维的经常性锻炼,写作课变成了对语词的重新讲解课,而没有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对文章主题、篇章结构、段落结尾的总体思考、逐次分解和合理安排。而“阅读与写作联动教学法”的最大价值就是将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具体说就是通过阅读培养语感、通过语篇分析培养建构篇章的能力、通过写作层次训练培养写作能力。这样既能从更高层次上对阅读材料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又使每一篇阅读材料成为学习写作的良好范文,从而保证学生在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