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吗?”79位接受调查的肿瘤科医生,有64位表示拒绝。他们认为这种常规化疗毒性太高,
f且疗效并不确切。克汤姆森在柏林国际医学研讨会上表示:“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医生说自己不会答应进行这类治疗,那么,这类疗法的意义就很值得我们反思了。”十七、肿瘤的疗效标准是可望而不可及的。WHO提出的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病变扩展(PD。而“无瘤生存”曾经是现代医生治愈肿瘤的理想标准。从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及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来考虑,要达到体内肿瘤细胞的完全消失,几乎是不可能的,规律研究揭示,一个体内细胞恶变后,一般经过30次倍增(分裂增殖),当细胞数达109个时,可形成约1厘米直径的肿瘤,成为临床可诊断的肿瘤病灶。而抗癌药物杀灭肿瘤细胞遵循“一级动力学”的规律,即一定量的抗癌药物杀灭一定比率、而非固定数量的恶性细胞。因此,肿瘤细胞即使按最理想的预测可能被杀灭99999,即达到5个对数级的杀灭(这其实是绝无可能的),体内仍残留不少的肿瘤细胞(至少10000个)。但此时,临床上,并不能查出任何肿瘤,似乎已达到了“完全缓解”水平。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又开始增殖倍增,从而临床出现了肿瘤的复发。况且就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使用最好的全身治疗的化学药物,对于许多肿瘤,尤其实体瘤来讲,也是无法达到“完全缓解”的效果,远期效果仍十分不理想。放化疗还会促进二次癌三次癌的发生。十八、癌症要主动预防,疲于奔命的应战方式。病以防为主,以早治为好。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慢性过程,通常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累积的结果。改善环境,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主动的预防。不要依赖先进仪器的检查,再先进的仪器设备也是辅助检查,微小癌靠仪器很难发现。
f美国医学研究数据表明,90的癌症患者完全把自己交给医生,他们的命运就像医生预期的那样:如果医生预期患者还能存活1年,那么大概1年之后死亡就会来临。而1015的癌症患者为“异常的”患者,他们把康复的希望掌握在自己手里,积极地与疾病作斗争,这1015的患者中,6年以上的生存率占90!”十九、心病才是大病,心病不去,身病不愈。坚定的意志,不懈的追求,勇敢的精神,高尚的情操,是应对癌症的必要条件之一!有关医学调查表明,癌症患者约有66患抑郁症,10患精神衰弱症,8患强迫症。所以肿瘤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精神错乱、厌食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