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厚的兴趣。进入大学后,路桥的测量放样和实验数据的分析便成了他经常要玩的“数字游戏”。r
他说,能参加紧张而又充满挑战的建模竞赛,为我的“数学人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三天的时间里,我也曾痛苦和心灰意冷过,但还是凭着对数学的执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终于建立了一个自己独特思维的模型。在短暂的72个小时里,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同时又不让自己受睡眠的影响,困了就冲一杯咖啡。有次我竟将口里一直咬着的笔当成了勺子,直到我突然想到一个方法记下来时,才发现我刚喝的咖啡里放着我的笔。r
正如竞赛组委会秘书长姜启源教授所说,数学建模竞赛锻炼了大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文字表达水平;培养了他们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和进行协调的组织能力;同学们在竞赛中经历了诚信意识和自律精神的考验,这种品格的锤炼使他们终身受益。r
数学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r
北京邮电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全校开设了“数学模型”选修课。但当时许多学生或者认为数学“无用”、或因数学抽象难学而厌学数学。因此,在1997年、1998年最初几年里,每学期选“数学模型”课的学生只是5060人,不到相应选课年级学生总数(约1500人)的10。r
如何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呢?在学校的重视下,多位教师努力改进数学建模课的教学方法。到了20052006学年,该校选课人数已经超过了1200人,超过相应选课年级学生总数(小于3000人)的30。现在,数学建模已经成为北邮学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而数学模型课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公共选修课。r
据竞赛组委会秘书长姜启源教授介绍,数学建模竞赛的强大生命力还在于与日常的教学活动和教育改革相结合。十几年来在竞赛的推动下,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数学实验课程,出版了约100本相关的教材。更可喜的是,在两届国家级高校教学成果的一、二等奖中,以数学建模、数学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奖项有11项,占整个数学类的38;在2003年、2004年、2005年高校国家精品课程中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有5项,占整个数学类的17。r
李大潜院士在分析数学建模之所以受到大学生追捧的原因时说,数学建模及其竞赛活动打破了原有数学课程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局面,为数学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打开了一条通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同学们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的实践,亲自参加了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的尝试,亲自参加了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