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实现实时信息传递;4表现形式多样化。新媒体可以融合文字音频视频等为一体,使受众自由选择表现方式。
除此之外,新媒体还具有分众性、信息海量性、易检索性等特点。信息时效性强,表现形式个性化多样化,用户意见表达自由度大,因此公众可以更为便利地获取信息及表达意见,“守门人”角色弱化,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已很难发挥作用。
新媒体环境打破传统媒介对舆论的垄断,普通民众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新媒体环境下,网民可以从网上获取海量的资源信息,也可以根据多样化的途径参与到对某一事件的讨论,从而产生网络舆论。新媒体时代显著的传播特点就是传播方式的碎片化。在传播过程中,媒体为了传播效果会对事件进行分割式的处理,重点传播会吸收受众注意力的内容,如“标题党”,这样很容易误导受众对事件的理解,使得网民在获取片面化的信息后会产生一种意见的倾向性,而多种不同意见的出现往往导致网民传播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信息,在从众心理下一些极端言论不断集合起来,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22网络舆论相关概念
1网络舆论
现代汉语词典中舆论,即公众的言论。而在学术讨论中舆论大多定义为意见的集合体。舆论是由若干见解形成的意见表达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见解构成舆论的本体。刘建明教授用一句话概括出舆论的本质,“一定范围内多数人的集合意识及共同意见,就是舆论。
网络舆论是指公众以网络为平台,对社会公共事务及社会现象表达出的观点、意见、情绪的集合。网络舆论本质与舆论是一样的,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公共事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网民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所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简而言之,即网络空间的舆论形态。
2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
新媒体时代,网络作为舆论的载体,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及时性、虚拟性、交互性和海量性等特点,不仅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而且给公众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表达意见,尤其是网络保障了弱势群体及边缘群体的话语权。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整合思想的自由平台,是真实反映民意并形成强大舆论的必要环节。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网民围绕共同关注的热点事件展开积极讨论,进而在不断的交流沟通中,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意见与言论逐渐趋于一致和统一,并最终形成网络舆论。
3网络舆论的特点
1主体的广泛性和匿名性;2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3传播的交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