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解析】在大致理解了诗歌的内容之后,我们就要分析阅读题的意思了,主要要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一般可以理解为: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通过思考,我们可以知道,“若即”指接近,体现在题目上,是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体现在诗中指没有直接点出“雨”,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
【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在作答时,更要特别注意答题的角度。有的诗论可能是对诗的理论解释,有的可能是针对诗的具体特点进行阐述。我们要明确前人评论的具体角度,它也许是内容、技巧、炼字,也可以是评价感情基调、语言特色等,考生要揣摩命题人的意图,猜测命题人到底想要我们答什么,千万不能答非所问。如: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注]周邦彦中年曾浮沉州县,漂零不偶,后知溧水县,其间曾滞留荆江任教授职。“宜城”指滞留荆州。
郑文焯云:“美成词切情附物,风力奇高。”(《清真词校后录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亦云:“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解析】考生在答题之前,首先要理解郑文焯及王国维两人话的意思:两人均言及情与物,郑言其“切情附物,风力奇高”是说美成的词情景交融,艺术性强,而王国维的意思是周邦彦的词境界虽不深远,但在感情与景物的结合上却十分工巧。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清楚地知道本题要作答的方向,是要求我们回答本词在情与景的写法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