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全体教师要扎扎实实、埋头苦干,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学、研究学生、提高质量上来。聚精会神抓教学,放开手脚抓质量。由此可见,教学管理精细化是一种教学意识、一种教学观念、一种认真的教学态度。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备课要精心备好三点:一要备好教材。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必须要熟悉教材,明确教学要求与目的,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要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二要备好学生。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教师要在授课前对所教学生有全面了解,尤其是要了解后进生的情况,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三要备好教学法。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选择好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并精心准备,从而成功地上好每一节课。2、精心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是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教师上课要突出“精讲多练”,讲到什么程度,哪里放哪里收,要按新课程
f的教育理念重新定位;突出“学生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放手、多扩展,实施创造性、开放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练、答等多种感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课堂。3、精心布置好每一次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课堂知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和自学以及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全体教师都应该重视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内容必须精选,符合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习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业份量适中。作业题目应准确无误。可以有一部分供学生选做的作业,满足基础较好学生的需要。教师布置作业时,对完成时间、书写规范、书面整洁、对前次错误的订正等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4、耐心对待每一位后进生。教师要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努力使第一个学生都能提高成绩。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