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方案是对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一个引导,它主要是通过严慎的审计步骤来收集与审计目标相关的证据,以实现审计总目的。简单扼要地说审计方案就是告诉你:什么人用多长时间采取什么方法(步骤)去做了什么。撰写方案时只要对以上四个问题都能准确分析,在写作时用经验与逻辑思维贯穿整个线索,则审计方案算是比较完整的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撰写内部审计方案的思路与过程按以下流程进行调查、收集并整理资料分析风险确定审计目标制定相应审计程序审计资源时间人员的安排第一步:审前调查与资料收集,由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所不同,内部审计的对象基本上是集团下属公司或工厂,所以对审计单位或部门的相关环境比较熟悉,所以此步骤关键是对新增的有关资料加以归集即可(如果是新项目则要做详细的审前调查)。以上资料的归集应作为相关的审计附件或依据,也是往后调查与备用的需要,所以应该归档留存。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撰写内部审计方案必备以下多项准备资料:1、组织(包括企业或部门、下同)工作流程图;2、以前年度的内部审计报告及审计方案;3、董事会审批资料及相关会议纪要资料;4、组织经营的长、短期目标及工作手册;5、组织权限(力)、职责及考核指标文档;6、组织的经营情况与报表资料;7、管理层(人员)关注问题及已发生的事件。第二步:确定审计目标,此点最为重要。通过对资料的整理总结,汇总以前年度的审计发现问题与改正措施,及审计方案的执行细节及存在的问题,再汇同对组织操作规程及相关的流程图的分析,以识别出组织运菅目标、现状及确认潜在的风险;根据汇总分析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与现行的控制制度相比较分析,确定哪些是重要风险,哪些是次要风险;按风险的高低程度排列,最后确定主要的风险,也是我们常说的审计目标;在我撰写的内部审计方案中常用“风险点(审计内容)”列示。内部审计重点就是所有风险点(审计内容)的集结,是整套审计方案的总风险。例如,对流程图进行分析(表格上传不了,暂略)。关于审计风险的分析、总结与提炼方面,建议多看风险分析、风险管理方面的书刊,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多进行模拟操作,相信会有较大的进步。第三步:确定对应的审计程序,也叫审计步骤等,是内部审计人员为实现审计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与步骤的总和。通俗一点也就是一个证明的过程,通过一系列论证检查审核测试等步骤,以证明审计目标的准确性。例如,审计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