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基本的描写方法和叙述方法,要能鲜明而准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能为自己的立论寻找强有力的论据等。作文训练要做到“序列化”,训练应扎实、有序,不能可有可无,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作文训练的重要性,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各位老师期中考试虽然早已尘埃落定,全区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亦已开过,大家对自己下一阶段教学努力的方向也已了然于胸。但
第2页
f如何加强考试评价对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和本班的考试情况,对期中试卷发表评论。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开诚布公,指出试题存在的不足及命制想法。您中肯的意见将有助于我们以后改进工作,命制出更加高质的试卷。(跟帖请注明学校和姓名,便于我们考核。谢谢大家!)
篇二2017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意识,在认真分析试卷、分析学生得分情况的基础之上,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一、试卷分析本次试卷考查范围为七年级语文下册13单元课文,试卷由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阅读理解及写作三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了学生知识积累、分析理解、语言运用等能力。同时,这份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原则,整个题目的设置科学有序,分值分配合理,能够从学生的得分来反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基础积累的考查既有课本内的字词、名句,又有课外的千家诗。阅读文段大部分来自于课内,进一步强化了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习惯的考查。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师平时教学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的掌握程度,旨在检验老师在教学中是否用好例子、用活例子。写作部分注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符合
第3页
f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总之,本次调研考试的命题思路以教材为蓝本,以课内篇目为主,强调双基,注重运用,突出考查能力。个人认为,本次考试的命题还有三大特色1、语言运用题的设置,贴近生活,富于生活气息,注重时事性和人文性,显得鲜活而有感染力。难度系数也较大。如第四题,“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的新闻概括;第五题,网络热词“给力”的解释。更为难得的是,对“地球一小时”全球推广大使李冰冰的采访,对《人民日报》使用“给力”一词的现象发表评论,正好考查了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的学习情况。2、试题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