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我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博弈
作者:米彦泽赵华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06期
【摘要】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诸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的西方节日在我国迅速发展流行,而我国传统节日却遭到国人的冷落。本文分析了传统节日淡化和西方节日流行的原因,指出传统节日应当如何与“洋节”相博弈,并对两者的博弈制衡提出一些参考策略。
【关键词】全球化传统节日西方节日博弈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日益增进,西方节日在我国从最初的微风细雨发展到如今的暴风骤雨,尤为年轻人欢迎和追捧;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每况愈下,在西方洋节的冲击下愈加淡化。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精萃、民族灵魂的外现。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这个民族的象征,节日文化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反映了民众的文化情趣和文化情感。①
2008年,我国宣布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力图保护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这样,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无声的博弈开始了。
一、“土节”和“洋节”此消彼长的原因
我国传统节日传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如今却随着西方舶来的种种“洋节”日受到人们的欢迎而被国人淡化,这并非偶然事件,存在一些内在原因。
1、我国传统节日受冷落原因
南师大教授常国武先生提出,传统的民族节日被冷落和西方的洋节被追捧并非偶然事件,这说明我们对自己传统的节日保护得不够,宣传得不够,尤其是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弘扬得不够。②除此原因之外,笔者认为我国传统节日遭到人们冷落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1)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是传统节日遭受冷落的间接原因。我们知道,有许多节日是人们为“吃”而设计、创造出来的,春节恐怕也是如此。古时候,生产力十分低下,所能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十分有限,我们的祖先生活异常艰苦,平日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也吃不饱),便希望找个节日来庆祝一番以便借机打打牙祭吃饱一些、吃好一些。由此,春节之类的大小节日便应运而生。③但是如今人们生活富足,吃穿用都可以随时购买,因此人们不再对节日有更多的渴望和期待了,而是让人感觉过不过节都“无所谓”;而交通和通讯发达,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便省去了登门拜访,少了很多繁琐的礼节,因此看来传统节日比之从前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冷落。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新一代年轻人尤其是80后、90后成长环境跟冷落传统节日有着密切联系。8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