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科研协作组第三组研修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学科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宗旨,根据本组教师的实际情况而制定该“教师协作研修方案”。二、研修目标(1)加强教师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教育。(2)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行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自己尽快成长和成熟。(3)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型组织。三、研修策略为了使教育科研实实在在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确立课题,并带着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我们组建“美术教科协作组”。协作组不定期地深入课堂进行调研,把握教师的科研动态,了解教师的科研现状,要求教师要围绕学校主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确立课题,课堂教学必须围绕课题进行研究;组内教师通过深入课堂,互相协作、交流、会诊,沿着正确的轨道良性发展。四、研修方法(一)建立“同伴互助、专业辅导”教研模式,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研究。为保证组内研修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确定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同伴互助、专业辅导”教研模式。其主要职能是:负责辅导教师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科研的实际问题。重点抓好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三个环节,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二)“同伴互助、专业辅导”的运行机制。1.课堂研讨:组建“教科协作组”,指导教师在“研课”中打磨。课堂教学是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是教育科研的“实验田”,教育科研就是为解决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使教育教学得到最优化。为了使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并带着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每学期每位学员围绕课题至少开一次研究课,“教科协作组”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依托,开展实践研究,拟以教研活动、公开课为载体,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取长补短,相互切磋、双向交流,实现教师互动、合作探索。2.微型科研:建构“教学反思情景”,组织教师在“研究”中增智。“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营造浓厚的研讨氛围,我们组内将开展融“学、研、做、训”为一体的微型科研,通过建构一个教学反思情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习得一些实用的科研方法,积累一些理性经验,获得一种职业效能体验,为养成教师自主研修的习惯奠定坚实的职业基础。因此,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指向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倡导广泛开展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