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社会信息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学会依据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地图。
2、能力目标: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区域范围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不一样。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地图。教学手段、方法分组合作学习探究、设置情景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利用平面图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所在位置的一个好办法。其实,地图能够告诉我们的绝不只是位置,我们可以从地图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说一说】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说说自己的发现。(讲授新课)【议一议】如果我想到杭州市区玩,手上却带了一张《世界政区图》,这合适吗?为什么?
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选一选】如果你是林胜强同学,要了解台湾你会选择什么地图?【比一比】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观察教材图1-11A和图1-11B①,思考
1、哪一幅地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2、台湾省在两幅地图中内容的详细程度是否相同?归纳:A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内容简单;B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小,内容详细。【想一想】3、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4、从两幅图中你人分别能了解到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A图?在什么情况下选择B图?并说说理由。
引导学生发现:反映区域范围越大的地图,图上内容越简单;反之,越详细;这是因为它们的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过渡:选择好合适的地图后,该如何使用地图呢?情境1:
暑假期间,张京准备同妈妈从北京到杭州旅游。妈妈让张京来设计旅游路线,张京找来了一些地图,如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杭州市交通图等,他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分小组展开竞赛。
【比一比】1.引导学生读《中国交通图》②,设计出从北京至杭州的最短铁路线。2.让学生量算一下北京──杭州的距离。
情境2:如果张京同妈妈想到杭州西湖玩两天,利用杭州西湖游览图③(历史与社会图册)第
7页,该怎样设计安排才能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比一比】出示《杭州西湖游览图》确定杭州西湖所在的位置,然后把全
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r